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2025GT世界挑战赛在亦庄收官,为该赛亚洲杯首次举办街道赛 顶级汽车竞技丰富京城赛事体系 赛道经过了毫米级精度的“外科手术”式改造升级。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本报记者 曹政 杨天悦 刚刚过去的周末,北京亦庄通明湖畔,不断传来赛车轰鸣声和观众尖叫声。10月17日到19日,2025GT世界挑战赛收官赛在通明湖赛道上演,填补了北京近十年没有国际顶级汽车赛事的空白,进一步丰富了城市赛事体系。 昨天下午举行的GT4决赛中,北京车手、丰田GAZOO中国车队的韩坜潮率先驾车冲过终点线。走下领奖台,他仍然兴奋不已:“整个周末车队都在不停地‘榨干’车辆性能,力争在比赛中呈现出最好的状态。比赛途中出现的状况引发安全车出动,抹平了前面拉开对手的距离优势,好在最后还是顺利完成比赛。” 在家门口夺冠让韩坜潮更加激动。“非常感谢北京能够举办这次比赛,让更多人可以在现场观看这样的顶级赛事,希望可以促进国内汽车企业进一步提升性能。”他说。 赛车既考验车手技能,又考验赛道水准。这几天的比赛全部在由F1迈阿密赛道原班团队设计的城市赛道上演,这是GT世界挑战赛亚洲杯首次举办街道赛,4.9公里赛道由亦庄多条城市道路组成。 赛前,这些道路专门经过了毫米级精度的“外科手术”式改造升级,赛道内任意4米路面的起伏都控制在3毫米以内,路上343个检查井的井盖也与路面完全齐平,避免高速行驶中因微小颠簸影响赛车操控稳定性。 顶级赛道让各车队车手们不断挑战自我。赛道旁的楼宇倒映在赛车的挡风玻璃上,让赛车仿佛在“楼宇峡谷”中穿行。比赛首日,虽然受雨水影响,路面较为湿滑,但各车队从容不迫,尤其是柔佛赛车队英国车手亚历山大·西姆斯率先跑出1:58.800的全场最快圈速,登顶首节成绩榜。 赛道旁,占地5000平方米的汽车主题嘉年华同步上演,嘉年华汇聚了后备厢集市、卡丁车体验、新能源汽车试乘等多元业态。嘉年华的125个创意摊位覆盖亲子互动、科技体验、特色餐饮等多个领域。“虽然天气有点凉,但比赛和赛道旁的嘉年华都热度十足,大人和孩子都特尽兴!”特意从朝阳赶来观赛的吴女士说。 此次赛事还有“票根经济”的联动。赛事期间,不少观众凭GT挑战赛票根,前往亦庄工业科技旅游点位享受了门票、文创产品折扣,在亦庄六大商圈还能兑换惊喜福利,让赛事热度落地成看得见的消费引力。与此同时,“北京范儿”潮闪节·亦庄潮闪周也同步启动,推出《亦庄潮玩奇遇指南》,系统整合全域“吃住行游购娱”资源,进一步撬动科技文旅热潮。 2025GT世界挑战赛收官赛落子亦庄,更看重的是产业支撑。目前,北京经开区汽车产业规模占到全市汽车产业的60%以上,去年的汽车产业总产值突破2600亿元、同比增长超20%,构筑起从研发、制造到场景应用的完整生态。 “我们正加速推进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建设。”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亦庄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建成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制造、出行服务、智慧交通、未来城市共融互促的产业生态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