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车主在车子是应该多运行还是多停放这一问题上存在纠结,真正对车辆造成损害是错误使用方式,车辆长期处于停放状态属于急性伤害,而短途且高频次驾驶则属于慢性损耗,这两种情况均会致使车辆提前进入需要进行大修阶段。 车辆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会带来诸多危害,电瓶在3个月左右时间里便有可能报废,轮胎在40天左右时间容易出现不可逆转变形,发动机油膜消失进而引发干磨现象,电子元件还会因为受潮而出现生锈情况,各类故障会接连不断出现。 每天驾驶里程在5公里以内,看似是在使用车辆,实则踏入了致命陷阱,因为发动机尚未达到工作温度就熄火,会导致积碳急剧增加,机油容易出现乳化现象,电瓶无法充满电量,三元催化器也会提前失效,从而影响车辆年检。 对于车辆长期停放情况,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将电瓶充满电或者断开负极,调高轮胎气压,把油箱加至七八成满,清洗车身并定期进行通风,如此这般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减少部件老化所带来损伤。 对于短途使用车辆情况,需要找到正确补救方法,每周进行一次15 - 20公里中长途行驶,选用全合成机油,定期清理积碳,合并行程以减少冷启动次数,以此缓解慢性损耗。 车辆既需要进行合理运转,同时也需要进行正确养护,并不存在绝对多驾驶车辆好或者少驾驶车辆好情况,结合自身用车场景找到正确方法,做好针对性防护,便能够使车辆长久保持良好状态,多使用几年而无需进行大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