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转自:中国经济周刊 本刊记者 牛朝阁 汽车行业素有“得SUV者得天下”的说法,近半个月,两款新发布的SUV就让蔚来和理想的高管纷纷下场,近乎“贴身肉搏”。 i8、L90,口水仗不断 首先登场的是理想汽车于7月29日发布的理想i8,这是一款主打家庭用车场景的六座纯电SUV,发售价为32.18万元起。 两天后,蔚来汽车同样发布了六座纯电SUV乐道L90,主攻家庭用车,起售价为26.58万起。 值得注意的是,在乐道L90上市5天后,上市不满一周的理想i8就更改了原本的售价和配置,从原有的三个版本统一调整为单一配置,并增加少量选装,最终定价为33.98万元。和此前的售价相比,相当于取消了最低版本配置,Max配置售价下调1万元,Ultra配置下调了2万元。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牛朝阁|摄这两款车发布之后,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开启了“互怼”模式。 7月24日晚间,理想汽车副总裁刘杰在微博发布一张截图,图片疑似为一用户试驾理想i8和乐道L90后的评论,称“理想i8就和坐船一样摇摇晃晃,完全没有蔚来L90稳当”。刘杰对此表示,“i8还没有开始用户试驾”“这是黑水军下一个抹黑理想i8的主要方向吗?” 当天,作为另一方当事人,蔚来高级副总裁兼乐道汽车总裁沈斐转发了刘杰的这条微博称:“建议直接报警。” 第二天,沈斐表示,上述事件“源头并非乐道”,他还隔空喊话刘杰,让他向蔚来和乐道用户说“对不起”。 8月5日深夜,沈斐在微博发布了一张聊天截图,图片内容疑似为理想销售劝客户退订乐道L90,下单理想i8。 8月6日午间,理想汽车产品负责人汤靖晒出一张疑似网络水军组织抹黑理想汽车的兼职群聊天截图,截图显示,兼职人员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收集理想汽车各种不规范行为,二是去理想车主笔记或者理想视频下方恶意评论。 8月7日理想CEO李想发布视频称,从理想L9到mega,再到i8,每次发布新车都有大量舆情事件,并称这背后都有其他汽车品牌操控。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牛朝阁|摄8月7日,面对行业内“蔚来等企业是幕后黑手”的质疑,蔚来品牌与传播助理副总裁马麟发文否认称,“近期理想受到攻击,有人把祸水往蔚来身上引,如果理想用户朋友们信以为真,那就正中攻击者下怀了。”此外,他还提到“请理想公司真正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尽快报警”。 车卖得咋样 双方口水仗打得如此激烈,除了价格和定位相似,还因为这两款车对于双方都有重大意义。 理想i8,是理想汽车继mega失利后推出的第二款纯电汽车,肩负着这家车企在纯电领域的销量重担。i8是否畅销,直接关乎理想汽车能否在增程路线外开辟第二销量曲线。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牛朝阁|摄乐道L90,则承担着实现蔚来汽车“今年四季度盈利”“年内销量翻番”两个小目标的核心产品。 在这两款热门车型在上市后的第二个周末,本刊记者前往北京朝阳区的商场,探访这两款车到底卖得怎么样。 8月10日下午,在记者所在门店内,乐道L90展车同时约有2至3组消费者看车、咨询,不断有消费者排队轮流轻敲前备箱测试功能,但隔壁5米左右的理想汽车门店内,人流被更吸睛的mega车型分流,观看i8车型的消费者并不多。 市场还大,不急着打“口水仗” 事实上,盯上大六座SUV市场的并非只有蔚来汽车和理想汽车。今年7月中旬,特斯拉官方微博官宣Model Y L,并配文:“金秋见。”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则转发并剧透Model Y L为全场景大六座豪华SUV。 随着多家车企密集布局,可以预见,今年下半年的车市较量或将围绕大六座SUV展开。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告诉本刊记者:“市场需求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从轿车到SUV,从燃油车到新能源,消费热点不断转移。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差异决定了市场将保持多元化发展态势。企业需要准确把握用户需求变化,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从数据上看,中大型纯电SUV增速迅猛、市场广阔。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中大型、大型SUV市场累计零售销量为164.6万辆,与上年相比增长52.5%。其中,新能源汽车合计销量为133.1万辆,市场渗透率超80%。 不过,两家车企更应该意识到的是,当消费者目光被“口水仗”吸引,真正关乎核心竞争力的汽车品质反而可能被“淹没”。短期看,“口水仗”似乎带来了关注,但这种流量又有几成能转化为订单? 市场还大,光靠“口水仗”来“贴身肉搏”,谁也占不到便宜。 责编:杨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