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AI汽车制造业 近日,美国通用汽车与韩国现代汽车共同宣布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联手研发多款车型。这标志着两大汽车巨头首次在整车开发领域开展重要合作,也是现代汽车首次与其他跨国汽车企业进行如此重大的合作。 根据协议,通用与现代将共同开发五款新车,预计在2028年前后陆续推向市场,并计划实现年产销80万辆的宏伟目标。 强强联手的战略布局 在汽车行业变革浪潮中,这一合作来得突然却合乎逻辑。此次合作中,双方分工明确,各展所长。 通用汽车将主导中型卡车平台开发,而现代汽车则负责小型车型及电动商用厢式车平台开发。这种分工充分利用了通用在中型卡车领域的技术优势与现代在小型车和电动货车方面的技术积累。 根据规划,双方将共同研发一款面向北美市场的电动商用厢式车,以及适用于中南美市场的四款可搭载内燃机和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这四款车型包括中型皮卡、小型皮卡、小型SUV以及一款紧凑型轿车。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合作车型将采用共享的统一车辆平台,同时各自开发符合品牌特性的内外饰设计。这种“平台共享、造型分立”的模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留了品牌个性。 瞄准区域市场的精准策略 通用与现代的合作展现出对不同市场的精准定位。在中南美洲市场,两家车企聚焦于消费者对经济实用车型的需求,推出四款燃油或混动车型。 这些车型将兼顾当地消费者的购买力和使用习惯,既满足经济实惠的需求,又顺应全球节能减排趋势。 对于北美市场,双方则精准捕捉到电动商用车的巨大潜力,计划最早于2028年起在美国本土生产电动商用厢式车。 行业观察人士推测,这款电动商用车可能基于现代的ST1或起亚PV5平台打造,作为雪佛兰Express与GMC Savana的继任车型。 在供应链领域,通用与现代还计划在北美和南美地区推动原材料、运输及物流领域的联合采购倡议,并考虑在原材料、零部件、复合系统、低碳钢材等方面展开进一步合作。 这种全方位合作有望通过规模效应显著降低采购成本。 应对中国车企的全球竞争 这次合作背后有着深刻的行业背景。多家媒体报道指出,通用与现代的合作直接指向应对中国汽车制造商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 近年来,中国车企如比亚迪、上汽、奇瑞等在中南美及东南亚市场快速扩张,给传统车企在当地的市场份额带来明显冲击。 中国厂商在欧洲市场推出2万欧元以下电动车的定价策略,在拉美等新兴市场更具价格穿透力。通用与现代合作开发燃油+混动车型,被视为对中国产高性价比电动车战略的有力回应。 现代汽车在公告中直言:“全球汽车产业正面临结构性变化,必须以合作的方式提高效率,以应对新的竞争者。”这充分说明了合作的战略意图。 传统车企的结盟对抗,预示着全球汽车产业已进入集团化竞争的新阶段。通用与现代的这次合作能否走通,将成为传统汽车巨头应对中国厂商出海冲击的重要试验。 |